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生社团 > 正文

外国语学院举办“铸魂影院”观影活动

日期:2023-10-20来源: 作者:关注:

为进一步深化师范生培养改革,坚定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师范生的师德规范、教育情怀、艺术素质培养,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结合学校有关工作要求,外国语学院本学期“铸魂影院”观影活动于5月至6月顺利开展,活动开展为期6周。

     

     各班按照所安排的时间前往教室进行观影。观影过程中,同学们聚精会神,都沉浸在影片当中。一部部浓缩师生情的影片,也是一部青春和人生的缩微史,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丰富细腻的情感在演员的演绎下流淌出来,从而赋予了电影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师德的力量也由此展现。观影结束后,同学们写下自己的观影感受,感触颇多。


《美丽的大脚》观后感

——英本213曹瑞雪

落后的西北地区,那种黄土高原的苍凉,寂寞,那种穷困中的诙谐,那些孩子有点呆滞的眼神,真让人担心落后的思想会让这片土地继续停滞下去。

可是,正如石头缝里,顽强的种子也能发芽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是有人不甘,有人希望改变,即使自己的生活已经不能得到彻底的改变,她还是希望孩子们将来的生活能不一样,能像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这就是张美丽,一个普通的西部乡村教师。

我们知道,以前农村,我们的奶奶一辈的人还都是裹过脚的。“大脚”首先就是一种打破旧思想的闯劲,咱们不禁感叹一下,有了这双大脚,张美丽还哪里去不得呢?我们的主人公,张美丽老师也确实有股子闯劲,开拓精神。电影里说,她投身教育事业的一个因素是因为她男人,她孩子因为知识的匮乏而失去生命的。可是,我认为像张美丽这样有想法的女子,不论什么环境,她都是会努力奋斗,她会活出生命的精彩来的。

夏雨的出现,给乡村带来了一种全然不同的思想观念,她是一瓶漂白粉投到了一个大游泳池里吧。尽管游泳池挺大的,一瓶漂白粉作用有限,然而毕竟是能改变一部分人的。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让孩子有独立的思想,见大世面,这效果等他们再过十多年,就能体现出来了。幸好,这些孩子尽管客观条件限制了他们,但他们的内心,毕竟还是渴望知识,向往美好的。有了这个心,这就是希望。影片中,张美丽老师为了孩子的电脑问题,同村里一位“土财主”喝白酒,夏雨为了教孩子,把孩子做掉。都是令人感动的。为什么我们要有《美丽的大脚》这样的片子,而不能只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一类的商业片?尽管对于导演,对于电影院来说,商业片赚钱。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层次上,不应该只有《夜宴》,我们更应该有《《三峡好人》的。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的肯定,如果没有这些,我们的人生以及社会的发展将何以为继?

《美丽的大脚》这部电影,好就好在将人性的光芒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面临的自然条件就比其他民族恶劣得多。比如我们3000年前写的《诗经》,你看我们祖宗就算写诗,其中也有不少关于民生疾苦的内容呢!从中华民族诞生的那天起,就传承下来一种精神,一种使得我们民族千百年生生不息,不屈不饶,坚忍不拔,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精神!无论前面的道路是多么困难,可是我们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去,终究能让我们闯出一条路来的!我们有这种精神,有这个能力,也绝对有这份自信!

看了电影《美丽的大脚》,有点难过,非常压抑。首先我觉得《美丽的大脚》,美丽的不是大脚,而是张美丽。说真的,整个电影没怎么感动我,也许这部电影的导演拍的电影不适合感动人——本来有几个镜头让我有点想哭的冲动,但镜头突然一转,氛围突然一变,想哭的冲动就一转即逝了,我也就再也哭不出来。是自己过于麻木了吗?不是的。电影显得有点拖沓,有点冗长,让人没有耐心看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动抑或忧伤——真的有点遗憾。

撇开导演的拍摄技艺不谈,单就电影的内涵来讲还是很有值得回味的地方的。我觉得这部电影有两位主角,一个是张美丽,一个是夏雨。张美丽这个形象呗塑造得还是很丰满的。她有其可爱的一面、天使的一面。悲惨的命运对她的打击是挺大的。丈夫因为没文化而触犯法律而被枪毙,儿子因为疾病早早夭折。她把大部分的感情都寄托在了黄土高原的那群孩子身上了。她成了不折不扣的“孩子王”。她深知,没文化,真可怕——自己的丈夫就是死于没文化。她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成才而不是碌碌无为。张美丽也有其可叹的一面、可悲的一面。像“千里迢迢”事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夏雨的到来无疑给她打了一针强心剂。还有就是她与自己的学生王大河的父亲王树进行着不为人知的恋情。我觉得,要么勇敢一点,要么干脆点。勇敢一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干脆一点,把一切情丝都斩断——不然,谁都不会幸福。当夏雨把一个篮球递给她,叫她投那个球,进了就选择“勇敢”,没进就选择“干脆”的时候,我真想冲上去替她投进那个球——幸福是要争取的啊!可后来的后来,一切随风散。对于夏雨,我是很佩服的。从北京到西部,从繁华到荒芜——是很需要勇气的,而她身上那些城市人普遍都有的或多或少的毛病就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了。后来她和丈夫因为支教的事而分道扬镳也在情理之中,这反映的也许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矛盾吧。而这矛盾,无法调和。又或者说,她和她丈夫之间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而这不是真正的爱情的爱情注定不会爆发,只有灭亡。

季羡林老师说,不完满才是人生。正因为张美丽或者夏雨身上有这有那的不完美,她们的生命有这有那的不如意,才显得真实、显得亲切,显得亲切。黄土地贫穷、落后,似乎没有希望似的。但世上没有拯救不了的愚昧。有了像张美丽和夏雨这样的一些人,那些质朴的孩子们终将开成一朵朵花儿,绚丽在青青草原上。对于现实生活中这样一些不完美不如意而真实的人儿,我们唯有祝福。

让我们感动的力量阳光下干涸的土地,低矮的地平线上破落残败的学校,使厚重的黄土高原平添了一雄浑梦幻的味道.娴熟的镜头语言,颇具视觉美感和冲击力的画面,使富于质感的人物造型更加灵肉俱现,这是《美丽的大脚》给我的总体印象。张美丽,一个善良朴实的平凡女性,一个有着和黄土高原一样淳朴性情和宽厚胸怀的乡村女教师形象,着重刻画了张美丽忘情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可贵品质.她一心只为学校和学生,却从不为自己靠路,并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死亡诗社》观后感

——英本222王乐雅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随意。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我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从未真正活过。                                                                        -梭罗

第一次看到片名的时候,就以为会是一部压抑的片子,而以悲剧收场的结局似乎也验证了我的预感。直到看完这部影片后,还是久久不能忘怀。

本片讲述在了一个传统学校的老师,用反传统的方法来教学生们诗歌、文学、生活的故事。威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却一改学校的传统做法,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原则行事。基廷老师在教育上打破了许多的传统,做了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学生从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思想的解放,和基廷老师的感情日益深厚,基廷老师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与其说这部影片是讲述诗歌,倒不如说它是人们对于摆脱思想禁锢的一种向往。人要自由而热烈地活着,人生有无数可能,不要被主流价值观捆绑,你可以做一切世俗不认可的事情,只要这是你的坚定。

在基廷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教育者如何在体制和教条下让自己的学生逐渐走出固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教会学生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做不一样的自己,挑战那些教条主义,走真正自己想走的路。无论是让学生撕掉权威关于诗歌的评价用自己的心去品读,还是让他们看到自己是如何随着别人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步伐的,基廷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恢复了飞翔的勇气和向往飞翔的激情。

基廷何以能做到这样动人?是他的真诚。诚之者,天之道也。诚之者,教之道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不精不诚,不能育人。不诚,不会体察到学生需要什么,不会辨析要教给孩子什么。不诚,只能是传声筒,没有教育力量;不诚,老师仅仅是所从事一种职业,并不能履行其真正的职责。

陶德为了能够在大家面前念诗而努力;纳克斯为了追求一见钟情的女孩克莉丝做了那么多“出格”的事;查理做了那个在校刊上公开要求学校招收女孩的努安达……他们微笑着面对一切,含着热泪去承担那所谓后果---就是收拾梦被摔裂的躺在地上无力挣扎的碎片。我相信着,无论别人怎样用淫威去征服他们,只是肉体被束缚,只是双手被捆绑,在那不真的声明书上签下那屈辱的名字,但最后,他们会用灵魂来证明自己梦想的纯洁

“诗歌会自然会散发真实的魅力,诗歌就像是蜜一样从舌尖滑落,人生还有追求与美,浪漫与爱情,不光在乎别人的想法,不要逆来顺受,要破茧而出”影片中,尼尔的死成了点睛之笔,一生热爱表演,父亲却执意让他当一名医生,他受不了家庭的压力,选择以死亡解脱,父母将意愿强行加在孩子的身上,却不问这是否是孩子所想要的。父亲将此事怪罪到了学校,于是基廷老师成了可怜的替罪羊,不得不被学校辞退。就在他回去收拾东西时,同学们站在桌子上,对着他喊出了最初的那句“oh !captain ,my captain!”(哦!船长,我的船长!)表达着他们对墨守陈规的反抗。他们之间仿佛有着千言万语,但似乎根本不用说出口。

影片的结尾好像在告诉我们,反抗没有意义,你只能屈服于现实,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每一次思想的革命,注定会伴随着重重阻碍。分数、成绩,固然重要。可在追求这些的同时,请不要扼杀了年轻人的梦想,因为有梦想, 他们才能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看完之后查阅相关资料,才发现这部影片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春风化雨》。老师是一份良心的工作,愿每位师者,他的师德都宛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浸透每个学生的生命。

在梦想中追求自由,在生活中寻找诗意。现代的教育是追寻人性的教育,他是对传统的教育挑战。学生的人格教育将成为知识教育的基本前提。教师也要走出暮气沉沉的教学,唤醒自己的精神气质,进而激励、鼓舞学生!我们才会感受到教育的幸福与快乐!


《我的父亲母亲》

——英本213赫晓宇

在跨越新世纪的时候,张艺谋导演为我们奉献出了一部感人至深的,融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体的“诗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海明威曾说过:“世界上只有感情和战争值得一写。”法国著名导演克劳德·勒卢什说:“我认为世界上只有感情值得一拍。"初恋是人生最美最难忘的记忆,或完美或忧伤。虽然现代人对感情的看法和观点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那种纯纯的感情还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个性是每个人的初恋。在我们八十后的这一代人里,已经很少有这种感情了。张艺谋导演在世纪之交用怀旧的姿态向我们这一代讲述了自己父辈那个年代的感情。那个年代已经结束,随之那种感情也不复存在。在对时代进行缅怀的同时,又是对古典感情的一次情祭。

本片先在2000年的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银熊奖”。随后又在国内外获奖无数,再多的奖项也比不上我们对他的喜爱。《我的父亲母亲》向大家讲述了一段纯粹的、纯朴的、纯真的、纯情的感情故事。影片一向在颂扬这种感情,情祭这种感情,质疑和反省现代城市礼貌。其中又包含着尊师重教的主题,为乡村教师唱响赞歌。儿子在城里工作,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家奔丧。奔丧期间,儿子充分感受到了纯朴的乡情和母亲对父亲深挚的怀念,让儿子想起了听说过的父亲与母亲的感情故事年轻时母亲是村里的美人,与来村子教书的年轻老师--父亲,一见钟情。母亲用家传“青花瓷碗”为记号,为心上人送最好吃的“派饭”,通宵为他织“红”,每一天聆听他的朗诵声,偷偷看他送学生放学……父亲和母亲相爱了。然而父亲被打成“右派”被带走,母亲就一向在回村子的路上等待父亲回来。

影片采用了时空交叉式叙事结构,分为此刻、过去、此刻再到过去。表现此刻已过去分别用了黑白与彩色的画面。人们在彩色的过去时画面中追怀,在黑白的此刻时画面中感伤。第一段此刻时主要讲了父亲离世后,母亲对父亲这种40多年不变的感情。第二段此刻时着重与子辈与父辈的亲情,乡亲对父亲的敬畏之情。中间的彩色大段落是对年轻时父亲母亲纯真伟大的感情故事的歌颂。这一大段落又能够分为四小章,讲述着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历程:首先是相识,其次是暗恋,然后是相爱,最后是等待。四个章节就像四段乐章为感情奏响赞歌。影片处处透露出“情”字,又被“爱”包围着。

张艺谋导演擅长利用的拍摄技术以及色彩和声音的利用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我的回忆中母亲都是穿着红棉袄的,红色寓意着美好,而回忆中的母亲是幸福的,她围着红围巾,对一切充满着渴望,开始她听说来了一个教书先生,于是她奔跑着去看那个教书先生。同她一同前去的大多是看个热闹,看看城里的先生模样。但是,一切的转机,便从父亲和母亲的对视开始。在母亲的翘首盼望中,她望到了父亲,也看到父亲正在望着她,但是出于女性的矜持,母亲害羞了,但是她的心确实砰砰乱跳,章子怡把招娣的神态演绎的淋漓尽致。母亲在这一望中感受到了爱情的味道,于是她想跑着回到家里,换上了那件过节才会穿的红色棉袄,她喜悦的表情,虽然眼瞎的姥姥看不见,但是却能读懂母亲内心的感受。

看完电影,我觉得里面参杂了爱情、家庭、亲情三大元素,而故事又是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北方山村(陕西),主角是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这都为整个影片的基调增添了些许打动人的细节。

这部电影看完以后,让我有很多的感受,在这个爱情泛滥的年代,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些老一辈的爱情,具有神奇力量。他们那个时代的爱情,年轻而羞涩,简单而纯粹。在电影里的那个时代,因为爱而变得生动,一个人因为爱而美丽,爱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我的教师生涯》观后感

——英专222刘思敏

今天,我看了由梁家辉和秦海璐主演的电影《我的教师生涯》,电影讲述的是1963年夏天,主人公陈玉由于出生的原因,来到远离家乡,远离初恋爱人,远离师范学校的老师,来到大山深处的月亮湾小学教书,从而开始了他坎坷的教师生涯的故事。电影情节感人至深,让我再一次被乡村教师的伟大所感动!也回忆起了自己的读书时光。

主人公陈玉是个治学严谨,不被世俗所同化的优秀教师。

在60年代的农村,正规师范毕业的老师并不多,但陈玉却是其中之一。他由于给学生传授生理卫生的知识,而引来非议。其实,就是在现在的农村小学能够给学生讲授和性有关的知识的老师也是凤毛麟角啊!可以说电影中的陈玉应该是一个思想新锐的人物,所以他招到人们的非议。

在80年代,当陈玉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时,年轻人劝他副科让主科,但陈玉却说“我按照教学大纲上课,有错吗”。在升学的压力面前,能顶住压力让学生全面接受教育的老师并不多,更不要说是老年教师了。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执着,他的一个学生成了歌唱家。

主人公陈玉还是一个体恤农民,热爱学生的老师。

在学生们需要演出服,而家长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陈老师带领孩子们自力更生,编竹筐,卖钱来买演出服。他为了自己喜爱的音乐,喜爱的教育事业,想尽了办法。终于使得演出成功举行。当面临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学生们辍学打工的时候,他四处寻找,甚至把孩子领到自己家里住。这体现了陈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乡村孩子的热爱,体现了一名乡村教师伟大的人格。

当陈玉退休之后,他回到了开始他教师生涯的月亮湾小学,用尽毕生的继续,办了一家青少年活动中心。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乡村教育,献给了农民的孩子。

看了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能够敢于平凡,能够甘于一辈子平凡,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在主人公身上我没有看到轰轰烈烈,我看到的只有平凡二字,但在这平凡的后面确有一种大山一般的厚重。对!主人公虽然有些文弱,但给人的映像就是一座大山!

在主人公陈玉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优良的师德师风,可以看到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的崇高品格。而今,像这样歌颂乡村教师的,弘扬主旋律的影片并不多见,我们看到的经常是媒体对教育的曝光!教育和教师需要关注,但是更需要关怀。教师本来就是新兴的弱势群体,希望我们的全社会予以关怀!

作为教师,每一天做的都是重复的事情,有些甚至可以说是芝麻小事。但这每一件事不论多小都不能不做,且不能间断。因为这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而教师是他们的领路人,是他们成长的见证人。因此,我们会为孩子的进步而欣喜;为孩子的固执而烦恼;为孩子的退步而自责……

电影的结尾很有韵味。步履蹒跚的陈玉老师在月亮湾的一处风景前给自己留影。咔喳一声,老人的身影没有留下,有的只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教师不正是如此吗?一辈子的清苦,默默的离开,留下身后最美的风景。

人的一生有很多种过法,有些人轰轰烈烈,有些人平平淡淡。轰轰烈烈的人生似那起伏的山川,纵使巍峨,却也有掉入深洞的无奈与疼痛。平平淡淡的人生未必无味,柴米油盐勾勒的小生活未必就是牢笼,它也可以是我们名不经传却乐在其中的小幸福。

陈玉老师的一生,看似起伏,可我体味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简单到极致的平凡和伟大。像是时代的波涛中一粒轻微的鹅卵,随着时代的步伐,被带入不同的生活:大跃进时的无奈,文革时的压迫,以及解放后再次教书育人,春风化雨。他的经历和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没有与众不同,没有特殊经历。而他的一生,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教育好自己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除了做一个有用的人外,还要努力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优秀的老师。

无欲无求,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头,他一生都勤勤悬恳,教书育人,虽然简单、平淡甚至清贫,但是陈玉老师心里却是是踏实、幸福的,甚至比那些“风云人物"更安心,快乐。

老一辈的教师是我学习的榜样。惟有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才不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总之,这部电影拍得真实、朴素、感人,表现出了平凡中的伟大,表现出了创作者对乡村教育的关注。也使我受到了教育,受到了震撼!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英本212杨可儿

这是第二次观看这部影片了,对此我也产生一些新的观影感受,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是因为高中英语老师推荐了《阿甘正传》,看完之后意犹未尽,又看了《叫我第一名》,后来也看过印度的《嗝嗝老师》。

这次二刷,又有了许多不同于第一次看的感受,我能感受到布莱德被老师训斥时的委屈和无奈,看到了布莱德的家人和朋友对他的包容与爱,也看到了更多社会的残酷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人和事。

在妥瑞氏症的互助小组中,许多人都被妥瑞氏症打败了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场景也让布莱德敲醒了警钟,自己坚决不要变成这样,他说他要找到他的生活之道,要永远迎难而上。在被孤立欺凌的小学生活中,他没有放弃希望,保持着对中学的憧憬,当然,迈尔校长给了他极大的鼓励,短短几个字,一点点启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崭新世界的大门。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他勇于面对别人的刁难,他坚持自己的教学原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山景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也很善良,他们为了孩子们接受布莱德,把道理讲好,用鹦鹉实践道理。布莱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证明了他自己的价值,更是成为了希瑟在最后的一段生命中的光,他也成功的改变了有着许多症状的托马斯,从开始的擅自行动,到最后的举手获得同意后再发言。

在他的生活中,有包容他的舍友,有从未放弃过他的母亲和弟弟,有不善于表达自己爱意的父亲,关心自己的继母,更有接纳他与他人不同的并选择与他一起生活的南希也看到了更多社会的残酷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人和事。在妥瑞氏症的互助小组中,许多人都被妥瑞氏症打败了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场景也让布莱德敲醒了警钟,自己坚决不要变成这样,他说他要找到他的生活之道,要永远迎难而上。在被孤立欺凌的小学生活中,他没有放弃希望,保持着对中学的憧憬,当然,迈尔校长给了他极大的鼓励,短短几个字,一点点启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崭新世界的大门。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他勇于面对别人的刁难,他坚持自己的教学原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山景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也很善良,他们为了孩子们接受布莱德,把道理讲好,用鹦鹉实践道理。布莱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证明了他自己的价值,更是成为了希瑟在最后的一段生命中的光,他也成功的改变了有着许多症状的托马斯,从开始的擅自行动,到最后的举手获得同意后再发言。

布莱德的成功大多通过自己对于人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梦想的执着与不懈的努力。同时,妈妈的陪伴与鼓励也让他重拾信心。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一次又一次的向困难进攻,又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尽管如此,他依旧坚守自己最初的梦想。最终,他不仅改变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还改变了托马斯的人生。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不要让任何事情阻止你追求梦想,无论是工作玩耍或恋爱。

二刷的最大感悟就是永远要对自己有信心,坚持自己的决定,勇于面对挫折与困难,永远坚持初衷,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对世界保持善意,永远要爱自己,永远的平等的待人处事,永远坚持自己的原则。

看完影片,永不放下四个字也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永久的信念是不可能被打败的,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不会留下任何的遗憾。同样,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老师就是他们人生的引路人,是他们的指向标,教师,在指引学生前途的道路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老师,不能够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不一样的学生,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而不是在心中讲他们做出比较进行分级。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应对的是正在萌生、构成思想的孩子,教师的思想、言行对这群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很难想象,一个自私、不正直的教师影响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貌。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把自己看作灯塔,为学生的成长指明方向。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英专223班李依萱

看完影片之后,才知道这个“放牛班”与真正的“放牛”一点关系也没有,所谓“放牛班”指的是一帮问题少年,他们的性格、脾气和他们短短的却复杂万分的人生历程,而“春天”,是一种希望,是一种“重新”之意,一种冬天过后又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象征。

故事发生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有着这样一个充满严格制度的少年学校。而这个学校里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这样的严厉管制而变得乖巧,反而成为了一群没有教养,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孩子。然而谁也不会知道,在这样一群似乎无可救药的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中,一个个美妙的梦想正在悄然升华,怀着这样天真烂漫的梦,他们遇见了一个可以说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人——他就是马修。

电影中的院长,对孩子不仅没有耐心,而且往往对犯了过错的孩子,处以严酷的体罚,例如:将小孩单独关在禁闭室,无视这些孩子的惊恐害怕,马修老师则完全不同,他对孩子充满了爱心,对犯错的孩子,也不是一味偏袒,而是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在他的循循善诱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们的自信,找到了属於自已的春天。

在学习的路途上,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无远弗介,一位坏的老师,可以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反之,一位好的老师,往往一句温柔的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就可以让他人眼中毫无希望的坏学生,重新找到他们自己人生的方向。

当一位好老师如此重要,却非常困难,因为面对一群不同个性,不同资质的学生,如何因材施教实在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我看来“耐心”是一位好的老师最须要拥有的,对学生不要时常大吼大叫,甚至拳脚相向,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要用爱心与信心,总有一天,学生们会蜕变成美丽的蝴蝶。

马修,他好似一个善良的牧人。他用爱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爱照亮了前往之路,用爱为他们指引方向。我想说:这不是奇迹,而是爱的奇效。在管教寄宿学生时,将学生组成了一个合唱团,用音乐启发孩子的潜能,让野男孩个个成为发光的小天使,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他们冰冷已久的心。我清楚地记得其中一句对白:“等等,他是我唯一的男低音”这句话饱含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尽心尽责;对人平等,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态度。

马图在接受校长的任务时所提出的三个条件:第一,不体罚学生;第二,让我来处罚犯事的学生;第三,不要透露他们的名字。无一不体现了他对幼小心灵人性的关怀。

最后,这个班级的一切都改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天的景象在每个孩子脑海中浮现。他们从马修的身上感受到的不再是每天的提心吊胆,生怕犯错的恐惧,而渐渐转变成为了慈父般的爱。

整部电影使我感触很深,的确这不仅仅只是一部教育意义深刻的电影。在被剧情牵动的同时,心灵也不禁震颤。将这群问题少年集中在这样一个没有爱的环境中,他们可曾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外面的“春天”是那样充满生机。他们需要的,正是我们现在生活中所渐渐忽略的爱与呵护啊!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教师是十分伟大的。他们往往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在学生失败时说的那一句句鼓励的话语,在学生对前途感到迷惘的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还有很多很多。

电影往往是虚构的,也许在真实生活中它不曾发生。但是它却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放牛班的春天》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和深厚的爱。在简单质朴的语言中,我豁然开朗: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美丽的花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随时随地都因为周围发生的一切而改变。春天定然是最美的季节,一阵阵柔和的春风拂过面颊,绿草破土而出,泉水叮叮咚咚地诠释着春天的绚丽多彩。然而只要有爱的包围,即使是放牛班的那些孩子,依然可以拥有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当写满了爱的纸飞机飞满了整个校园,马修的为师之道获得了肯定,同时音乐的魅力也得到了一览无遗的肯定。这也让我想到另一个于这部电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大家都很熟悉的电影《音乐之声》,玛丽亚也同样在用爱和音乐来教育孩子。

不可否认,温情是个好东西。没有特别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没有特别叫人难以接受的痛苦悲情.《放牛班的春天》就是那种从头至尾都可以让人保持微笑。尤其是看着那些顽童们可爱纯真的一面,心底焕发出的某种“本真”的天性。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么一锅浓浓的,温暖的心灵鸡汤。

本次“铸魂影院”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同学们不仅得到了心灵上的浸润,同时唤起了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同学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学习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懂得人民教师所付出的艰辛。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召开2023年春季学期陕西省学联学生会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培训大会第二次会议 下一条:2023级新生辅导员助理面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