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国内访学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我院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共同提升,2025年10月15日下午,我院举办了国内访学教师成果汇报会。褚瑞莉、罗亚凤、孙莹、杨阿朋四位教师分别就其在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为期一年的访学成果进行了汇报,四位老师依次上台分享了各自在访学期间的所学、所思、所悟,展现了学院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与创新活力。
褚瑞莉教师分享了在陕西师范大学的访学收获。她跟随张韧教授研习认知语言学,形成两万余字学习笔记,并提出“认知隐喻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通过参与《英美文学》与《语言学导论》课程,她深入探索语言艺术与文化传播的关联,并尝试将AIGC技术融入语言学基础教学,初步构建了课程创新方案。

罗亚凤教师汇报了在功能语言学领域的实践进展。她深度参与“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材语篇分析”课题,完整经历了语料收集、功能标注与问题提炼的全过程,掌握了系统的分析方法,并学会从教学现象中提炼科研问题,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科研实践的能力跨越。

杨阿朋教师汇报了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的访学经历。他围绕“学习研究+实践交流”双轨推进模式,介绍了如何将数智技术融入教学设计,其课程方案于2025年6月荣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一等奖。此外,他还分享了参加第六届体认语言学暨体认翻译学研讨会的学术交流成果,体现了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

孙莹教师聚焦历史语言学领域,汇报了撰写的《站在Labov的肩膀上:中国方言变异研究的进路与迷途》论文初稿,系统分析了拉波夫变异理论在中国方言研究中的本土化路径,并提出“社会-文化-技术”三维研究模型。她还介绍了已发表的《音乐专业大学生二语自我、焦虑与学习行为的结构分析》一文,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本次访学成果汇报会全面展示了四位教师在专业发展与学科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有效激发了全院教职工的教学与科研热情。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支持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通讯录:王朵朵 审核人:李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