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要求,结合评估专家对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意见,为了探索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16日至20日,我们一行三人对上海以及南京的六家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所考察学校的基本情况及选取理由
1.所考察学校的基本情况
这次我们选取考察的学校一共有6家,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这6家高校中,其中985高校1所,211高校2所,普通高校3所。除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其余5所高校都有日语专业硕士点。
2.选取这六家高校考察的理由
为了能够全面考察我国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要对不同档次的高校进行考察,包括985、211、以及普通地方高校。如果去一个地方能够同时考察到不同类别的高校的话,当然是最理想的。国内能够在一个城市内包括以上各类高校的城市所选的范围其实非常有限,不外乎北京、上海、西安。北京有首都地缘上的优势,这一点是普通的城市不具备的;西安在我们附近,想要考察随时都可以去,不必专门腾出时间去;而上海属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临近的江苏、浙江两省经济实力雄厚,教育理念先进,是我们认为的最合适的考察城市。除了上海交大、复旦、同济等国内知名院校,又有外语教育顶尖的上外、师范类顶尖的华东师大,其它层次的高校也有一大批,作为考察的城市最合适不过了。南京农业大学刚好位于这一条线上,顺路考察,不必多化费用。
二、考察的内容和方式
1.考察内容
因为是对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考察,所以我们考察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上,包括学分要求和总学时的设定、“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划分、通识、专业基础、必修、选修课程的占比,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以及如何避免日语专业人才的同质化倾向,凸显自己的特色等。
三、考察方式
考察方式基本采用交流的模式。具体地讲,就是双方互换培养方案,让对方的专家给我们的培养方案提意见,请对方介绍他们学校的特色,以及做的比较好的方式。
四、各校具体考察情况汇报
(一)华东师范大学
1.日语系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是我们本次考察的第一所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211工程"“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外国语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法语系、德语系、俄语系、翻译系、大学英语教学部。
日语系成立于1972年,初为专业,是上海最早的四所日语系(专业)之一。1996年,设立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1999年,升格为日语系。2006年,创立国内第一所日语教学研究中心,开展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2011年,设立日本语言文学博士点,形成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学历教育体系。
本科教学以日本语言文学及文化为核心,学制四年。目标是培养具有比较完整的日本语言文学文化的知识结构、具备较高的日语实用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同时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具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及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招生人数常年保持在40余人,全系本科生190余人,规模适中。
日语系现在编教师18人,其中教学人员17人,管理人员1人。专业教师17人中,除去2名外教,15名中国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8人,占教师整体的53%,,另有2人在读中,预计近期可取得学位,合计则占67%;15人中,教授和副教授各4人,各占27%,合计54%,其余为讲师,职称结构比较坚实合理,有利于开展各种教学科研活动;年龄结构上,也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51-60岁5人,占33%,36-50岁6人,占40%,35岁以下4人,占27%。专业研究领域方面,从事日语研究和日语教育研究的有9人,其余6人从事翻译学、日本文学、日中文学比较研究、日中文化关系史、日本社会文化研究,研究领域齐全。今后在进一步加强日语及日语教育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将强化历史、文化、社会研究人才的引进和使用。
2.培养方案考察
(1)培养目标
华师大日语系的培养方案适应上所述国家要求、社会需要和学校定位,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语言文化能力、具有比较广泛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他们成为有素质、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2)学分和课时要求
华师大的总分是150学分,原则上1个学分对应18个课时,这样算下来四年的总课时应该为2700课时,但是实际上日语专业的培养课时不算通识课程也已经达到了2756课时。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二级学院有很大的自主权。虽然学校有一个总学分的要求,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二级学院认为培养方案的课时不够,所以他们把一部分课程的学分降了下来。即就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非完全按照18课时对应1个学分来做,有的课程为36课时对应1个学分。
(3)开设课程
华师大的日语专业也是非师范专业,开设的课程和我们学校的培养基本一致。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A.除了语言基础课程外,比如日语语法、日本概况、日语写作、报刊阅读等课程都是开设2个学期。我校均为1个学期;
B.选修课程中开设了日本历史、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C.利用教师研究领域的多样化优势,为学生开设人文类课程,如“中日文化比较”“中日文化关系史”“日本综合研究”“日本茶文化”等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目的是改善外语专业学生视野狭窄和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弱点,提高日语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考能力。
D.华师大的日语系具有重视本科教学的传统,全体教师无论职称高低均需承担周8节课的教学工作,教授和副教授无一例外常年承担本科课程教学,均在周4节课以上,这一措施保证了所有教师不脱离本科教学第一线,也有效保证了本科教学质量。
(二)上海外国语大学
1.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日语学科点之一,1960年9月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1984年4月日语专业单独建立日语系。1998年5月,日语系改名为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学院主要以培养日语语言、日本文学、社会、文化、经济、外交、教育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每年为社会输送140多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40名左右的硕士毕业生以及10名左右的博士毕业生,是上海乃至全国培养专业日语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学院目前拥有的日语语言文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两个专业,1983年开设国际贸易(日语)专业,1984年开始招生,成为全国第一个走文科改革创新之路的典范,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日语经贸复合型专业。本专业以培养既擅长日语又懂经贸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确保语言水平达到日语专业要求的基础上,开设了大量经贸专业课程。
学院共有专职教师3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共18人。另外,还有若干外聘专业教师以及3名日籍专家。
2.培养方案考察
(1)培养目标
日语专业要求学生经过本科4年的学习,能够比较娴熟地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同时对日本的语言、文学、历史、社会文化、政治宗教等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及相应的分析判断能力。通过4年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日语语言学理论知识,熟悉日本文学、文化的概貌与特点,具备初步的对象国研究能力。另外日语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较好的汉语、英语表达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促进中日友好交流、跨文化研究等诸领域工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2)学分和课时要求
上外和北外是我国外语教育方面的最高学府,聚集了一大批日语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专家,培养的目标也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德才兼备的研究型的专业人才。在上外我们的主要考察方式是请有名望的专家针对我们的培养方案提意见。
上外的总学分要求是160学分,对应课时应该为2880课时。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每周举办各类讲座,比如日本古典文学、日本文化等,这些每周定时举办的讲座并不算在总课时里。
另外,上外非常注重外语基本能力的培养,如下表的专业必修课程中,其中基础日语1周课时为12节,基础日语2到4分别为10课时。
专业必修:53 学分(带*号者为大类平台课,不计入本类学分)
课程号 |
课程名 |
周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03532021 |
基础日语(一) |
12 |
7 |
秋季 |
03532022 |
基础日语(二) |
10 |
6 |
春季 |
03532220 |
日语会话 |
4 |
2 |
春季 |
03532023 |
基础日语(三) |
10 |
6 |
秋季 |
03532024 |
基础日语(四) |
10 |
6 |
春季 |
03532041 |
日语视听说(一) |
4 |
2 |
秋季 |
03532042 |
日语视听说(二) |
4 |
2 |
春季 |
03532460 |
日本概况 |
2 |
2 |
春季 |
03532321 |
高年级日语(一) |
4 |
2 |
秋季 |
03532322 |
高年级日语(二) |
4 |
2 |
春季 |
03531959 |
日语文言语法 |
2 |
2 |
秋季 |
03532060 |
日语写作 |
2 |
2 |
春季 |
03532079 |
* 日语口译指导 |
2 |
2 |
秋季 |
03532090 |
* 日本文化概论 |
2 |
2 |
秋季 |
03531970 |
日语阅读 |
2 |
2 |
春季 |
03532110 |
日译汉 |
2 |
2 |
春季 |
03532120 |
日本文学史 |
2 |
2 |
春季 |
03532160 |
* 日语概论 |
2 |
2 |
秋季 |
03532333 |
高年级日语(三) |
2 |
2 |
秋季 |
03532334 |
高年级日语(四) |
2 |
2 |
春季 |
03532450 |
* 汉译日 |
2 |
2 |
秋季 |
03531470 |
论文写作指导 |
2 |
2 |
秋季 |
(3)开设课程
日语专业除了开设有基础日语、高年级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译汉教程、汉译日教程、日语口译指导、日语写作等课程,同时利用自己拥有各类专家的优势,开设有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化概论、日语概论、日本现代文学作品选读、日本古典作品选读、日语文言语法、日语词汇概论、日语语法概论、日汉语言对比、日本历史、日本文化艺术专题等课程,涉及语言、文学、文化等各个领域。所以选修课门类非常丰富,学好基础课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研究方向的课程。
(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1.日语专业(商务日语方向)简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日语专业为商务日语方向,隶属于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现有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国际商务英语方向,中英合作)、日语(商务日语方向)、法语(商务法语方向)、新闻学(经济新闻报道方向)、汉语国际教育(商务汉语方向)七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和翻译硕士(MTI)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本专业为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和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或我国海外企业等单位培养熟悉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知识、通晓国际经贸惯例,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能够在商务领域熟练应用听、说、读、写、译能力,对日本国社会和文化也有较深了解,并具备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现有专任教师17名,外籍教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教授5名、副教授3名、讲师6人。拥有博士学位的3人。教学和研究领域涉及日语语言、商务日语、日本文化、日本文学等。
2.培养方案考察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和国企、三资企业、跨国公司或我国海外企业等单位培养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国际经贸惯例,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能够在商务领域熟练应用日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活动,对日本社会和文化有较深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2)学分和课时要求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系主任在介绍自己学校的培养方案时,说总学分为140学分,每学分对应18课时。实际我们拿到的培养方案为170学分,每学分对应18课时,这样算下来总课时相当于3060课时。如下表:
课程性质 |
理论学分 |
实践学分 |
学分小计 |
比例 |
通识教育课 |
33 |
1 |
34 |
18.9% |
学科基础课 |
51 |
6 |
57 |
31.7% |
专业课 |
48 |
8 |
56 |
31.1% |
个性拓展课 |
8 |
25 |
33 |
18.3% |
学分合计 |
140 |
40 |
180 |
100.0% |
其中:必修课135学分,占比75.0%;选修课45学分,占比25.0%。 |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对外经贸大学培养的商务日语方向的人才,除了语言基础课程外,还要开设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国际商法、管理学等方面的课程。
(3)开设课程
日语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初级综合日语、中级综合日语、高级综合日语、日语会话、日语听力、商务日语、日语外刊、日语写作、日汉翻译、日语视听、日本文学概况、口译实践教学(商务日语)、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第二外语(英语)等。
(四)上海师范大学
1.日语专业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自1972年开始已有日语学科专业,由于学校的分合变迁,一个时期暂停招生。随着改革开放后上海经济的腾飞,1995年起恢复招生,先是招收日语专科生,1999年获准并开始招收专升本生,同时开始招收日语专业本科生。2004年获准建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和学位授予权,2008年开始招收日语语言文化方向硕士研究生。
现有在编教师2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13名,助教1名。教师中有博士2名,硕士15名,学士5名。另外长期聘请日籍教师3名。目前日语系所承担的日语教学任务包括: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硕士研究生4人,专业本科生约300人,英语本科及研究生二外日语约150人,辅修(第二专业)约200人,非学历大学课程班以及业余短班生约100名,夜大专升本生约120人。校际合作生近20人。
2.培养方案考察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及日语语言应用能力,能在外事、外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需要日语人才的各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并且具有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或复合型日语专门人才,能为上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以及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服务。
(2)学分和课时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448,总学分数为160,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35学分。
上海师范大学的总学分也是160学分,也是1个学分对应18个课时,总课时为2448课时,是我们这次考察中总课时最少的一个学校。对此系主任崔红 花老师说,她年年都在找学校领导,尽量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尤其是基础日语1-4,上海师大每周课时都在10课时,认为我们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基础日语、日语听力和会话的课时都有点太少,可能不能保证学生的语言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开设课程
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日语、综合日语、日语泛读、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写作、日语语法、日汉互译等。
在课程的开设上与我们学校的情况基本一致。
(五)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1.日语专业简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无论在师资、生源、招生规模、在各自区域所处的地位等方面和我们学校都很相似。日语专业成立于2005年,现有教师13人,其中副高1人,其余都是讲师。博士在读2人。
2.培养方案考察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能熟练运用日语、具备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技能、能适应各类商务岗位的跨文化日语沟通人才。
(2)学分和课时要求
总学分146学分,总课时2728课时。
(3)开设课程
与我们学校相比,更注重日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除了日语专业课程,还开设了以下几种日语商贸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外贸文书阅读与翻译、商务应用文写作、日本大众文化概论、日本名作评论、日本文化体验、新闻视听说(社会文化类),这些都是我们学校没有开设的课程。另外,日语口译实践分为了两个学期。
五、考察总结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发现以上6所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的特点。
1.所考察的6所高校的共同特点
(1)6所高校的日语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制订中,虽然都有总课时逐渐减少的倾向,但是基本维持在2800课时左右;
(2)6所高校的学分要求不等,上海对外贸易大学为140学分,华东师范大学为150学分,其它几家都是160学分左右,但是基本都有18课时对应一个学分的情况。而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存在部分课程开设两个学期,而学分只有2个学分的情况,也就是说存在72个课时对应2个学分的情况;
(3)6所高校的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很大的自主性。比如,华东师范大学认为师范生的能力培养的需要,二级学院可以延长或者缩短实习的时间,或者将原来的一次实习改为两次,并且在假期实施。
2.对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建议要求
(1)总的课时太少。在交流中,所有6家学校都认为虽然缩减课时是趋势,但是不能缩减得太厉害,要保证学生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的课时。另外新的国标也认为总课时在2400-2900课时,根据我们学校的生源素质,最少也要取国标的中间值;
(2)创业基础课程的开设是很重要,但是将其放在专业必修课程里的划分模式很奇怪;
(3)建议加强基础课程的教育力度,保证日语精读、日语听力、日语会话等课程的课时,在掌握基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再考虑复合人才的培养;
(4)作为零起点出发的日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的学分过低以及专业特色不够凸显;
(5)建议通过与学校其他专业的互补来突出复合人才的特色。